点击查看
重庆五味地图
一、 彭水·酸鲊肉
苗家人喜酸,在烹制新鲜蔬菜时,常常喜欢拌以酸汤及酸菜沫调味。在彭水,乃至整个渝东南地区,比较常见的日常腌制酸食食物主要有酸鲊肉、酸菜等。酸鲊肉,用米面或包谷面,或者二者混着用,加姜蒜辣椒香料等,把切片的五花肉和米面一起拌匀,放入倒扑坛,静置半个月以上,肉发酸即可。
二、 开州·南门红糖
南门红糖,是开州当地的传统手工土特产。熬制南门红糖的甘蔗产自南门镇原生态河坝地,该地位于浦里河畔,土质疏松、气候适宜,适合多汁味甜的青皮甘蔗生长。南门镇有上百年制糖历史,南门红糖的制糖工艺传承经历了清末民国的传统老作坊,新中国时期的国营红糖厂,到如今合作社糖房的历史变迁,传统手工技艺传承至今,颇有名气。
三、 石柱·石柱黄连
石柱有中国黄连之乡的美誉。据史料记载,唐朝时期石柱“上贡黄连十斤,木药子百粒”。《石柱厅志》(乾隆)记:“药味广产,黄连尤多,贾客往来,络绎不绝”。20世纪初的民国时期,石柱黄连年产量即达4000担。而今,石柱黄连被确认为道地黄连,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
四、 江津·江津花椒
江津花椒,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江津区种植花椒历史悠久,地理气候条件优越,所产花椒麻香味浓,并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,出油率高,不仅是优良的调味品,而且经加工,可取多种名贵的化工原料。
五、 綦江·东溪腐乳
据《东溪志》记载,“东溪豆腐乳”最早生产于唐太宗时期,由东溪太平桥豆花店店主夏三娘制作,距今已经1300多年。清末时期,东溪腐乳产地向綦江北部、贵州桐梓、遵义一带扩展,成规模的豆腐乳作坊总数达60多家,其中东溪占了六成以上,可谓是当时名副其实的“豆腐乳之乡”。
1、圈子科技公众平台上的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圈子科技立场。
2、本平台部分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来源于网络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,无法保证上述内容的准确性、有效性、时间性。
3、阅读本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,本平台不承担连带责任。
4、如本文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您在线提交工单,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。